近20年來,我國銀行業發展的歷程也是現代信息技術在銀行業逐步滲透且影響不斷加深的過程。信息技術不但給銀行帶來新的業務,增添運營渠道,而且改變了銀行的經營模式。
2018-04-26 閱讀全文>>數據治理是企業的責任,需要統一的解決方案和治理模型來保護及共享在不同層面的數據。越來越多的公司通過數據治理提升企業運作效率以及業務洞察力,數據治理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關注。
2018-04-26 閱讀全文>>2013年,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新IT戰略——“創建最尖端IT國家宣言”。該宣言全面闡述了2013 -2020年期間以發展開放公共數據和大數據為核心的日本新信息技術國家戰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世界最高水準的廣泛運用信息產業技術的社會”。
2018-04-26 閱讀全文>>20世紀90年代之前,美國銀行業信息化的特征主要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支持業務運作,主要功能是進行數據的保存與處理,很少有直接面對顧客的服務功能。
2018-04-26 閱讀全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數據的不斷累積,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數據治理的發展勢頭都非常迅猛,各種理論和實踐方法層出不窮。近幾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大數據的發展和風險控制,同時也注重為了支撐大數據發展和風險控制而進行的數據治理理論研究。
2018-04-26 閱讀全文>>分析技術可以應用在銀行的網點運營、費用報銷、人力資源以及營銷資源投放等領域,幫助銀行識別冗余、低效的流程環節并加以改進,最終達到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2018-04-26 閱讀全文>>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可能會面對各種風險,比如對手可能違約的信用風險、誤操作或流程管控缺失帶來的操作風險、市場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以及政策合規性等方面的風險。通過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分類、識別、計量與分析,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降低風險,為銀行持續穩健經營提供保障。
2018-04-26 閱讀全文>>隨著產品同質化的加劇,許多銀行在客戶管理方面已經超越產品設計,把關注點集中在了通過豐富客戶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來提升自身差異化的競爭力。
2018-04-26 閱讀全文>>在良好的數據治理環境下,未來管理層需要借助數據分析,實現敏銳的業務洞察能力,更好地適應經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提升銀行競爭力。目前,有些銀行開始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形成預測性結果,為高級管理人員把握戰略方向、提升業績水平提供更準確和富有前瞻性的決策依據。
2018-04-26 閱讀全文>>隨著銀行不斷深化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銀行在客戶、產品、渠道、創新、營銷等方面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銀行要應對這種挑戰,就必須充分挖掘客戶、合理營銷、隨客戶需求創新。
2018-04-26 閱讀全文>>隨著全球信息化的迅猛發展和我國商業銀行多態化經營程度的日趨加深,銀行在客戶挖掘、客戶營銷、產品創新方面越來越倚重數據挖掘和分析,良好的數據治理可以幫助銀行加強風險控制、提升運營能力,及時為關鍵業務能力的提升以及跨區域經營提供有效的支持。
2018-04-26 閱讀全文>>2012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中國銀監會監管數據標準化規范(中小銀行及農村金融機構)(試行)》,實現其現場檢查的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化、制度化和流程化,使得現場檢查能夠對風險和問題“準確定位”“精確制導”;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自身信息科技建設,提升數據管理和數據治理水平,優化業務流......
2018-04-25 閱讀全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計算及計量要求,并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建立數據倉庫、風險數據集市和數據管理系統,以獲取、清洗、轉換和存儲數據,并建立數據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全面性、’準確性和一致性,為資本計量和內部資本充足評估......
2018-04-25 閱讀全文>>2011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二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目前商業銀行數據應用工作較為滯后,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大部分銀行尚未建立適應經營管理
2018-04-25 閱讀全文>>2007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指導意見》,明確了實施新資本協議的重大戰略意義、目標、原則、范圍、方法及時間表,并指出推進新資本協議實施的關鍵是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2018-04-25 閱讀全文>>27290條 上一頁 1.. 1571 1572 1573 1574 1575 ..1820 下一頁